月子中心的B面:高客單價下也有“隱痛”
隨着經濟實力和認知水平的提升,新生代寶媽在消費上的“悅己”態度凸顯。也正因此,讓能夠提供母嬰生活照料等服務的產後康養中心(也稱“月子中心”),在前幾年突然成爲了“風口上的豬”,吸引了衆多玩家和投資機構進入角力與押注。
然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曾經熱火朝天忙着擴張的月子中心們,現如今卻似乎是集體“啞火”了。深究之下,我們發現這一現象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含金量不高、經常被罰等。
大批月子中心倒閉、跑路
衆所周知,“坐月子”是我國民間的一項傳統習俗。通常是指女性在產後需要休養30天至42天來進行身體恢復和心理轉變,但更重要的是預防產褥感染、乳腺炎、子宮脫垂、附件炎等月子病的發生。
因此,在陳舊認知中,坐月子有着許多的禁忌,不少產婦都曾被耳提面命:不能見風、不能洗澡、不能久坐、也儘量不要下牀活動……但隨着人們認知水平的提升,逐漸意識到傳統坐月子存在誤區,並對專業、科學的產後調養服務產生了需求。
25元喝萬波! 連續18天「麗雅烏龍」4杯只要100元,加碼戴中秋柚子帽買一送一
於是能夠提供產婦和嬰兒專業護理,及育嬰指導、心理輔導等服務的月子中心順勢而起。據華經情報網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月子中心數量從2016年的1640家上漲至2021年的4578家。與此同時,該領域融資事件頻發,部分企業還趁機上市。
但彩雲易碎琉璃脆,經過一段高速疾馳的發展後,近兩年月子中心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向潰敗。行業內 “倒閉”“跑路”之聲甚囂塵上,大批月子中心面臨收入銳減、經營虧損等局面。
去年年底,廣州市南沙區的仕馨·優若家月子會所突然關停,百餘名孕產婦超過400萬元的服務費退款無門,在這裡工作的近40名員工也被拖欠四個月的工資及社保,餐飲供應商也表示該月子中心與他還有12萬元費用未結清。
同年10月,大連若藝月子中心更是直接人去樓空,上百名孕產婦維權困難,所涉及的預付款金額高達300萬元。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拖欠月嫂6月至9月份工資,以及場地租金及水電費等。
以上這些,還只是月子中心震盪的冰山一角。成都“好孕媽媽”月子中心、紹興樂月喜喜母嬰月子中心、徐州悅之灣母嬰護理中心、成都錦月美慧月子護理中心、山西愛月滿月子中心……也都先後暴雷。
儘管是上市企業也同樣增長遇阻,摘牌成風。據瞭解,上市的月子中心包括愛帝宮、喜之家、喜喜母嬰、福座母嬰和大美股份。其中,喜之家和福座母嬰已經黯然摘牌,而大美股份也在2021年申請終止掛牌。喜喜母嬰已連續虧損多年,目前處於ST狀態。現如今,只有愛帝宮還在苦苦支撐。
不過從披露的財報中獲悉,2022年,愛帝宮的市場表現不佳。雖然總營收實現微增5.82%,至6.80億港元。但是股東應占溢利卻虧損1.65億港元,同比擴大了3219.32%。
無數個“倒閉、跑路、虧損”等消息驗證着一個事實,那就是月子中心行業已經迎來了至暗時刻。
高客單的月子中心“只是看上去很美”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可以用來形容當下多數月子中心的發展過程。那爲什麼月子中心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其中,“獲客”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都是難過的“十里高坡”。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指出:2022年,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21年減少400多萬人。其中,21—35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了近500萬人。核心人羣數量的下降,導致了月子中心行業整體市場需求的收窄。
同時,持續三年的疫情,帶來的間斷性靜默,不僅讓人們的進店率降低,使月子中心出現高空置率;而且人們口袋裡的收入也變少了,使更高的客單價很難開出。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對於坐月子,59.9%的產婦會請婆婆或者媽媽照顧。僅有18%的產婦會選擇月子會所,並且其中61.7%的寶媽對於月子服務的消費預算在3萬元以下。
在此之下,大部分的月子中心面對的是不景氣的收入和高昂的運營成本,這也使其最終只能虧損倒閉。談及於此,不禁有人會疑惑“從2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的客單價明明就不低,爲何月子中心還會虧損?”
但實際上,爲了維持“高大上”的形象,月子中心通常採用重資產模式,獨棟公寓和酒店套間的房租就要投入大量資金。更別說還有水電網絡、餐飲、設備、營銷等。
在人工成本方面,以愛帝宮爲例,從招聘平臺上可見,一個產後康復師的基本月薪是13000元到18000元,而營養師、月嫂的基本月薪則在7000元到12000萬元。
這些固定成本的居高不下,註定了月子中心的服務價格難以走低。但同時,大環境的下行,又影響着消費者不進店或是低預算,所以很多月子中心只能無奈奔向下坡路。
月子中心難以補齊的“短板”
如果說成本覆蓋不了收入是部分企業在經營上的難題,那麼從業人員資質不足、虛假營銷等則是整個行業的短板問題。由於月子中心涉及的領域複雜,包括生活照護、婦幼保健、餐飲住宿等,行業主管部門不明,導致亂象叢生。
今年2月初,瑞安市婦聯聯合市檢察院開展“維護婦女權益–月子中心”專項監督。僅走訪6家月子中心就發現,它們在診療康復、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從業人員資質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就在近期,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曝出,河南鄭州的康喜月子中心給早產兒補鐵超10倍,孩子被送診後檢出腎囊腫。從報道中獲悉,侯先生的兩個孩子既是雙胞胎又是早產,所以醫生囑咐要補鐵。如果按說明書來喂,一次只需要0.5ml,然而該月子中心卻一次直接餵了5ml。
此事發生後,侯先生愛人也對該月子中心的專業能力產生質疑:“這一整管才一毫升,給孩子每回喂5整管,新生兒的劑量你不知道嗎?孩子能不能吃那麼多?我們正常大人吃藥,能這樣5管喝進去嗎?”
面對質問,康喜月子中心負責人表示,這雖然可能是工作人員的疏忽,但3天的時間,孩子吃錯藥了,監護人不知道嗎?並要求侯先生拿出孩子腎囊腫是補鐵過量導致的第三方證明,纔會負全部責任。同時,還把侯先生愛人的十天續住去掉,只答應一次性賠償5000元,如果再繼續追究就走法律程序。
此外,從黑貓投訴搜索關鍵詞“月子中心”,也可見諸多消費者吐槽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不足。“在月子裡22天的時候,下午吃了月子中心提供的海蔘雞湯加餐之後開始肚子疼,住了十幾天醫院,期間做了各項檢查,身體各個器官都沒有問題。
醫院的診斷證明:產褥感染、急性結腸炎、急性腹膜炎、腸胃功能紊亂 。醫生說應該是食物不新鮮導致的,還有跟我當天中午做了一個產後腰腹收緊大力按壓肚子的項目也有關係,並指出產後42天之內都不能做這些按壓肚子的項目 。但是該中心拒不承認拒不負責。”消費者怒訴北京愛瑪家月子中心。
今年315,廣東衛視還曝出,記者在臥底廣州江嵐三月月子中心時,發現其向客戶提供代孕服務。事發之後,廣州衛健委通報初步調查結果:報道中所涉及的荔灣區江嵐三月月子中心,涉嫌存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使用醫療器械爲產婦提供診療服務的行爲,已依法予以立案調查;關於該機構是否存在提供代孕服務的問題,正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在外界看來,高客單價的月子中心行業,似乎前景很好。但拉近衆多月子中心的實際現狀,卻讓人們看到了“一地雞毛”。在此之下,月子中心們應該思考如何降本增收、補齊短板,並快速變革,再次化冰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