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炒鹹香下飯 炒肉入味夾青蔥爽口
客家小炒3元素有肥瘦兼具的五花肉條、魷魚及青蔥。(巫靜婷攝)
鄉園小館以道地客家菜聞名,客家小炒口味鹹鮮回甜、開胃下飯。(巫靜婷攝)
客家菜以「四炆四炒」聞名,其中四炒之首客家炒肉,又稱客家小炒,鹹香下飯成爲客家莊常見的家常菜,位於苗栗市華民路上的鄉園小館以道地客家菜著名,堅持古法炒制,食材選用五花肉、魷魚、青蔥煸炒,不加豆乾、芹菜,保持傳統客家菜系油亮且香氣十足的特色。
老闆張清渭從阿根廷奮鬥後返臺,決定在苗栗市區開起客家餐館,開業26年傳承客家菜系的好味道,他指出,客家小炒要好吃,炒肉不但要肥瘦兼具,更要炒得入味,五花肉切條必須瘦肥分明,魷魚乾至少要泡水漲發1個晚上,與青蔥以1:1:1的比例下鍋煸炒。
炒肉是客家小炒好吃的關鍵,五花肉條幹煸出油,加入米酒、胡椒粉、醬油拌炒,調味時加入少許糖,不加鹽以免死鹹,此時的炒肉香而不膩,加入泡軟切段的魷魚,先炒後燒,收汁更入味,青蔥下鍋拌炒成盤,最後放上鮮紅辣椒點綴,色香味俱全。
張清渭表示,客家小炒是重口味的菜餚,爆香後醬香四溢,炒肉與青蔥夾着搭配吃最好吃,這道菜絕對不能白,愈有醬色愈下飯,與焢肉、筍乾並列傳統客家菜記憶,成爲客家莊著名美食。
老闆娘指出,以前客家族羣勤儉刻苦,平時省吃儉用,只有在年節、祭拜祖先神明,或是婚喪喜慶宴客纔會宰殺牲畜,爲了不浪費食材,將供桌上的三牲料理成不同的客家菜,口味鹹鮮回甜的客家小炒就是其中一道,也成爲四炆四炒8道宴客的標準菜色。
店名:鄉園客家小館
地址:苗栗市華民路45號
台中太平区都市计划办说明会 以交通、产业园区和公设需求为主轴
電話:(037)324171
營業時間:上午11點半到下午2點、下午5點到晚上9點
售價:客家小炒小份250元、大份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