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電源,竟然投出了一個TOPCon電池的世界冠軍?
講真,趕碳號無論如何也沒想到,T
《乘风2023》总决赛名单曝光, 吉娜落败陈意涵, 张嘉倪表情抢镜
OPCon
電池量產效率的桂冠,居然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摘走了。這家公司是最近才橫空出世的大恆能源。該公司在9月4日宣佈,其TOPCon電池量產效率達到驚人的26.05%。這相當於創下了N型TOPCon電池量產效率的世界紀錄!
趕碳號最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光伏大時代,奇蹟隨時發生,切不可以“貌”取人。大恆能源之前太低調,而該公司實際上已完成多輪融資,其中最著名的戰略投資者,當屬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佛莱迪餐馆之五夜惊魂》乔许哈契逊与机械偶对戏 直呼「惊呆了」
8月28日,該公司宣佈已由“安徽大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爲“大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改,或許意味着該公司已經啓動了上市籌備工作。
大恆能源海報
倒過來是高調的恆大,正過來就是低調的大恆。前者曾是宇宙第一房企,後者是TOPCon電池量產效率世界紀錄創造者。
大恆能源實力如何呢?據《安徽日報》報道,公司在2022年實現產值超30億元。此前,大恆能源也極少參加行業峰會,很少對外宣傳。
不過,今年4月,大恆能源創始人、董事長謝申衡對媒體表示,公司今年營收將做到60億元左右,未來兩三年超過100億。60億元,在今年差不多對應5個GW左右的出貨量。5GW,在行業中並不算大,但對大恆自身而言,卻是100%的成長。
大恆能源成立於2009年10月,2015年正式進軍光伏製造業。大恆能源雖然在光伏市場中已征戰數年,但是一直保持着中小規模。公司官網顯示,目前有2GW硅片產能、3.5GW TOPCon電池產能、5GW組件產能。
在最近幾年一輪比一輪大的光伏擴產中,新老玩家起步動輒都是10GW、20GW。大恆能源暫時還排不上號。不過,不一定非要“大而強”,“小而美”的公司未必就不好。
公開信息顯示,大恆能源有研發人員120人,每年研發投入6000萬,擁有專利200多項。大恆能源的研發投入說多不多,說少其實也不少。光伏行業排名靠前的幾家頭部企業每年研發投入都高達幾十個億元,而小公司幾百萬研發投入的也比較普遍。
靠着每年幾千萬的研發投入,大恆能源就做出來TOPCon電池量產轉換效率世界第一,可以說非常幸運的。
從雙良節能與其簽訂的大額訂單,我們可以發現,大恆能源未來的業務規模正在迅速提升。
今年3月,雙良節能公告,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與合肥大恆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單晶方棒購銷框架合同》,約定自2023年至2025年,大恆預計向雙良採購單晶方錠總計7800噸(N10規格),預計2023-2025年銷售金額總計爲26.02億元。
連江縣長籲陸方支持快遞專區 陸委會:是否「再轉個彎」依商業需求安排
合肥大恆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大恆能源的子公司。趕碳號計算,7800噸方錠大約可以生產25GW組件。當然,雙良節能只是大恆能源供應商之一。
大恆業務拓展迅猛的另一個實證是山西項目——公司將在
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投資50億元、7GW垂直一體化光伏項目。衆所周知,晶科能源、中來股份的大項目亦將落戶於此。
據山西官媒報道,大恆能源這個項目是三峽集團山西分公司的強力牽線促成的:“大恆能源7GW光伏垂直一體化項目擬佔地400畝,擬投資50億元,其中:一期光伏拉晶生產項目佔地200畝,投資20億元,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產7GW高效光伏拉晶切片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產值30億元以上。”
大恆能源還是頭部設備企業——捷佳偉創的最佳CP。這次大恆能源TOPCon電池量產效率創紀錄,最應感謝的,估計就是捷佳偉創了。
據公司官微報道:“今年6月9日,大恆能源與捷佳偉創發佈聯合公告,大恆能源TOPCon電池製造基地創下了23天完成良率97%、效率25.4%(彼時未上SE)的爬坡紀錄,引起全行業高度關注。隨後,通過各技術環節、材料等不斷優化,7月底,大恆能源TOPCon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已達25.8%。9月初,隨着激光SE設備和技術的導入,轉換效率再度提升0.25%,達成26.05%的行業領先水平”。
趕碳號經過查詢發現,今年6月,捷佳偉創的確在官網上發佈過相關消息——僅用時23天,大恆能源TOPCon PE-poly產線(未上SE)實現了電池平均量產轉換效率達到25.4%以上,電池入庫良率突破97%,達到目前行業最先進水平。
大恆能源董事長謝申衡原是廣告人,做光伏也屬於跨界了。
據知名行業媒體報道,“大恆能源自2015年正式進軍光伏製造業。在此之前,謝申衡在廣告傳媒領域馳騁多年,主要服務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且將市場份額做到了安徽省同品類的前三位”。
網絡上有關謝申衡的個人資料極少,從有限信息中看不出來謝申衡跨界光伏時擁有何種技術、資金、人脈等優勢,但是這並沒有妨礙大恆能源得到資本青睞。
天眼查顯示,大恆能源已完成多輪融資,公司現有17名股東,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合肥陽光仁發碳中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合肥陽光)。
來自天眼查;大恆能源股權結構
1.5T+CVT/2.0L混动 15.99万起售 Honda HR-V哈尔滨上市
合肥陽光的背後,正是光伏逆變器龍頭企業——陽光電源以及老闆曹仁賢。
去年10月,陽光電源公告稱,“公司擬作爲有限合夥人與多家企業及個人,共同出資設立合肥陽光,合夥企業認繳出資總額10億元,公司認繳出資額2.8億元,出資佔比28%,控股股東曹仁賢認繳出資額1億元,出資佔比10%。該基金將重點投資於新能源產業的成長期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光伏、風電應用技術,先進儲能、氫能技術,電力電子轉換相關技術,節能環保技術,智慧能源、碳中和等相關領域”。
做光伏逆變器的陽光電源,對光伏行業自然非常瞭解。此次出手投資組件企業大恆能源,肯定是非常看好,也許還能與公司逆變器、儲能業務形成互補。更何況,又同爲安徽合肥的企業,正宗老鄉。
脫俄好難?金融業、基金對俄債曝險1435億元 今年來只少5億
陽光電源在新能源領域佈局全面,主要包括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水面光伏系統、智慧能源運維服務等,並致力於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潔能源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
合肥陽光仁發碳中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份額持有人名單及佔比
合肥陽光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在光伏板塊戰績斐然。資料顯示,合肥陽光除了投資了組件企業大恆能源外,亦投資了接線盒企業——澤潤新能。趕碳號此前曾報道過,該公司已提交上市申請材料。
除了光伏組件外,大恆能源居然也做逆變器。
今年2月,《安徽日報》報道:大恆能源自主研發、生產的創新型“組逆一體化光伏系統”,遠銷巴西、墨西哥、德國、荷蘭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該系統是專爲小型分佈式光伏(工商業和戶用市場)開發的系統產品,產品所配備的組件、微型逆變器等也均爲自主研發、生產。
陽光電源和大恆能源都未曾披露兩家在逆變器領域有什麼合作。倒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Transphorm在今年8月24日宣佈,該公司的GaN平臺將應用於大恆能源(DAH Solar )的光伏微型逆變器。
在今年的慕尼黑展會上,大恆能源展出了SolarUnit “屋頂+陽臺”一體化光伏系統解決方案。有報道稱:SolarUnit作爲大恆能源全球首創的一體化光伏系統,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微型逆變器和全面屏低電流組件技術,系統轉換效率高達97.55%,居行業領先水平。
陽光電源雖然是行業龍頭,但是逆變器產品主要是集中式,以及部分組串式;微型逆變器少有涉足。
此次,曹仁賢出手投資大恆能源,是看中了光伏組件,還是看了逆變器,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光伏產業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主要還是來自資本的加持。資本的力量太強大了,資本是血腥的,資本看中哪一塊,他就挖一些人,把資本投進去,迅速擴產,迅速上市……我建議光伏企業多聚焦在自己的主業上,少去想別人那碗飯,少去琢磨別人的事。”
當時趕碳號聽着感覺挺有道理,現在看看其實也不全對。比如,大恆能源,正是在TOPCon這個同質化最嚴重的賽道中,創造出了世界紀錄。這樣的企業,就應該大力投資,推動其儘快上市。
編審:偵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