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要等疫苗混打嗎?臺大院長曝1點更重要
臺大院長吳明賢認爲疫苗施打率高的國家,不僅保住了醫療體系的量能,也比較有底氣朝着鬆綁的目標邁進,因此疫苗打好打滿,比混打更要緊。圖爲民衆打疫苗的畫面。(郭吉銓攝)
指揮中心昨開放特定族羣施打第二劑莫德納,並強調目前沒開放混打,對此,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疫苗混打應是疫情擴散及疫苗供應失調下的產物,雖然抗體濃度較高,但未經藥物試驗第三期,沒有可減少重症住院的數據,卻受到很多人追捧,但他認爲比起混打,疫苗打好打滿更要緊,因爲疫苗覆蓋率越高,鬆綁就越有底氣,且目前不論是AZ、BNT或莫德納在真實世界都能有效預防重症。
吳明賢昨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對抗新冠肺炎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疫苗的問世」,疫苗覆蓋率越高的國家,不僅保住了醫療體系的量能,也比較有底氣朝着鬆綁的目標邁進,因此他認爲「疫苗打好打滿,比混打要緊」。
吳明賢認爲,能在短時間就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主要得力於先進的科技,美國、英國和德國是領頭羊,如今莫德納、AZ和BNT這幾個名詞,老少都能朗朗上口。不過,疫苗問世及大量製造的時間有先後,很多都是邊做第三期臨牀試驗,邊收集資料,就先以EUA緊急使用授權上市了,但不管是那種疫苗,共同點就是「必須要兩劑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保護效果」。
吳明賢指出,在上市後的第四期(real world data),目前看起來不論是在減少住院及重症,這些疫苗的效果都不分軒輊。
吳明賢也說,疫苗混打的策略並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臨牀試驗,是疫情擴散及疫苗供應失調下的產物,值得慶幸的是副作用可接受,且抗體濃度也較高,可惜並沒有藥物試驗第三期以減少感染重症及住院的數據,僅是抗體濃度高就讓很多人追捧,甚至認爲是黃金準則。
吳明賢也分享,這幾天有不少朋友尋問他關於疫苗的看法,他的標準答案都是「疫苗要打好、打滿」,不管是AZ、BNT還是莫德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