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重新打卡武漢動物園:環境佈局很純粹,這樣遊覽更高效
時隔三年重新打卡武漢動物園:環境佈局很純粹,這樣遊覽更高效
超能全才
動物園是很多人的童年遊樂地標,尤其是在節假日,人山人海的觀景點裡,動物似乎比人更加興奮,受人照顧和待見。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漢,對這座城市的動物園印象,還停留在漢陽區的武漢動物園,經過好幾年的改造,前不久,武漢動物園終於重新開園迎客。小編時隔多年,再次打卡動物園,看到內部的環境很純粹,根據導覽圖高效遊覽,一氣呵成,非常爽快。
與其他幾座動物園不同,武漢動物園的位置相對更靠近城區。前往打卡,可以選擇自駕,像小編從二環線周邊出發,上到城市環線後在漢陽的馬滄湖路下,之後繞行龍江庭院,向西轉到動物園路,進到動物園停車場即可。也可以走漢陽大道,在萬科金城國際小區處向南轉到動物園路,到盡頭停車場。同時,動物園大門外有動物園公交站,經停42路、273路、361路、413路、553路、556路等13路車次,平時乘坐公交也能順暢抵達。
進出動物園大門,小編來時還處在試運營階段,所以看到其大門外的招牌還沒有揭開面紗。遊客們排着隊伍檢票入園,在大門前曲折走勢,紛紛討論着園區裡的亮點,熱情高漲。很明顯,動物園的大門改造得相當徹底,尤其是前廣場更加開闊,且停車位和步行入園區有序劃分。從蓋着面紗的招牌體積看,新園區的形象更加活潑,大門、圍牆、護欄的造型也與衆不同,加上行道樹點綴,視線開闊,隨拍風景更加自由,這也是動物園給人的全新觀感。
不是浪浪!「一團棕色毛球」卡輪胎等死 好心人報案讓結局大逆轉
遊覽動物園,可以完全按着官方導覽圖進行,這也是動物園改造後的突出優點:大線路縱向直行。簡單來說,就是從進入園區開始,所有遊覽的景點全部是呈直線平鋪,遊客不用擔心有分叉路,直行依次觀賞,沒有回頭路設計,也不用走回頭路,即可看完所有點位。在此設計原則下,進到動物園裡,觀景更加直接,也不用擔心錯過,遊覽更加省心。而從點位的佈局看,重點、亮點動物都在“大路”邊上,出入看人流量,但凡是遊客聚集的地方必然是核心點位,這也是武漢動物園和市區其他動物園的區別所在。
不補習不熬夜!他拿5A10+作文6級滿級分奪榜首 記帳士父母影響深
作爲動物園的老粉絲,小編在進入之後一直心心念唸的是看國寶大熊貓。想起很多年前,那時來看過一次,隔着一塊巨大的玻璃圍欄,熊貓懶散躺在“窩裡”,並且已經睡着。遊客在外面叫着熊貓的名字,排着隊舉着相機,熊貓還是睡得深沉,一點面子沒給。現在,熊貓區改成了熊貓竹海,以立體的原木護欄加懸空的宣傳招牌,且觀賞區種滿了竹子,稱之爲竹海很合適。熊貓遠遠在竹林裡,看着很好動,來回奔走,抓着竹子津津有味吃着。
從熊貓竹海的點位也能看出來,動物園這次改造的重點,植被覆蓋率超高。不僅如此,所有植被的種植並非刻意作爲隔離,而是兼顧當前動物的特色作爲點綴,讓整個園區的環境看着更加自然。類似的佈局還有前面的幾處亞洲動物觀賞區,陸地上的羊羔、鹿羣、金絲猴等,它們的園區面積不大,但環繞着的植被長勢良好,隔絕出山地和丘陵地貌,看着十分沉浸。
順着觀賞路徑再向前走,又看到了幾頭大型動物黑熊和大象。黑熊的個頭不小,毛髮很盛,它的小窩面積大,草坪區、運動區、覓食區分開,錯落隔着假山,地形複雜。黑熊漫步其中,偶爾抓着木頭玩,偶爾又去到旁邊吃東西,看似百無聊賴,實則相當有脾氣。比較之下,大象體積更大,一大一小,在一片林區之中,地上被它們踩得一片斑駁,它們的步伐小,走着沉穩,皮膚帶着一些黝黑的觀感,實際非常乾淨,一會兒功夫就走到另外一側,卷着鼻子嘶鳴。
走完動物觀賞區,又來到了熟悉的湖區水面,這裡是遊客休息的地方。從大範圍看,園區的水面區域沒有變動,植被和溼地面積也沒有變動,甚至連湖區水質也都是原生態的面貌。坐在棧橋邊上,吹着風吃着零食,看到遊客們紛紛往回走,相當於結束了大半天的觀賞。一座動物園,主角都沒有大變動,但觀景的人早就換了一茬又一茬。(喵星人日誌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註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